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环境、社会与治理)毫无疑问是近期市场最受关注的概念,不仅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也因其所涉内容的广泛性,成为了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但是,实践中不难发现,虽然同为ESG三大支柱之一,相对于“碳中和”“碳达峰”“碳清零”等全球环境保护目标加持下的环境指标E,以及投资人和市场长期关注的治理指标G,最具多样性和外部效应的社会指标S,似乎有意或无意得被众多企业“遗忘”了。于是,我们不禁想问:

S是什么
目前全球范围内并未形成统一的ESG评价与报告标准,我们可以通过欧盟、美国和香港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如下样本“窥豹一斑”,初步了解ESG中社会指标所关注的内容。
2022年,欧盟先后发布了拟定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1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Directive on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CSDD),2明确需要报告的社会指标包括工作条件、社会伙伴参与、集体谈判、平等、非歧视、多元与包容以及人权,同时涵盖相关做法对于人(包括员工)的影响,如雇佣与收入领域。其中,人权方面应包含价值链中的强迫劳动与童工的相关信息;雇佣与收入方面应载明就业性别平等、“同工同酬”、残障人士雇佣与职场包容、培训与技能提升以及高级管理层中性别多样化与少数群体代表性情况。
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的ESG报告指南则将CEO薪资、性别报酬、员工离职情况、性别多元化、临时工、非歧视、职业伤害、安全生产、童工和强迫劳动以及人权作为社会指标的重要内容。3
香港交易所上市规则关于ESG的报告指南中,社会指标内容同样包括劳动用工(雇佣合规、职业健康与安全、发展与培训、劳动基准)、运营(供应链管理、产品责任、反腐败)以及社区与利益相关方投入。4
S的重要性
ESG评价与报告是否强制取决于监管机构、投资人与相关利益方的要求。例如,CSRD明确要求欧盟所有上市公司、大型非上市企业、在欧盟的净营业额超过1.5亿欧元的非欧盟企业以及至少一个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在欧盟的非欧盟企业提供以ESG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而纳斯达克的ESG披露项目目前仍然是自愿性的。同时,基于可持续发展以及ESG理念的不断推广,从供应链和价值观的角度,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消费者和商业合作伙伴也积极推动ESG评价与报告,并将其作为是否投资、消费以及商业合作的重要前提与条件。因此,从这一维度来看,作为ESG三大支柱之一的S,其重要性无需赘言。
例如,根据近期网络新闻报道,长城汽车所属技术中心某部门员工在高强度工作16天后猝死,事发后该员工信息被抹除,公司以该员工已经离职为由拒绝赔偿。虽然长城汽车已经公开回应该等报道存在不实之处,5但其在包含劳动用工在内的社会指标方案的不足或却已体现在其ESG评级分数上。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查询显示,长城汽车的路孚特ESG评分为38.6(C),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其社会责任评分仅为15.7(D)。其中,即便无法看到该次新闻事件是否与长城汽车ESG评分直接相关,但该次新闻事件所涉领域的基本权利评分在百分制评分中仅得到0.5分。在社会指标中的较低得分,无疑给长城汽车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6

(长城汽车ESG评分情况)
更重要的是,从技术和规则层面来看,环境指标和治理指标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进而减少争议,推动一致性的合规建设与商业指引。然而,社会指标中包含了员工、消费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等多元化主体,涵盖争议较大且通常被视为具有高度政治性的人权议题,任何冲突或不当均可能导致企业声誉乃至投资与运营的政治性风险,是无法忽视的重大问题。
S的难题与突破
进一步而言,根据我们对于ESG社会指标的观察与实践,其存在如下突出难题:
(1)标准多样
作为ESG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指标的难点体现在标准的多样性,即其并非依据单一的特定标准。例如,CSRD明确指出应当考虑“有关负责任的商业行为、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公认原则与框架”,包括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工商企业与人权指导原则》、经合组织(OECD)《跨国企业准则》、联合国“全球契约”、国际劳工组织(ILO)1998年《关于工作中基本原则与权利宣言》及相关核心劳工公约、《关于多国企业和社会政策的三方原则宣言》、ISO26000社会责任标准、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以及欧盟出台的若干标准等。对于并不熟知该等国际规则,包括国际劳工标准的企业乃至专业人士而言,要想充分理解并满足前述ESG中的社会指标将无疑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2)高度专业
重大性、量化、平衡和一致性是ESG评价与报告的核心原则。对于不同行业、规模与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其在社会指标进行评价与报告时无需做到面面俱到,只需针对监管机构、投资人或市场相关方的要求与关注点行事即可。例如,针对从事对美国和欧盟出口货物的企业而言,其供应链中是否存在进口国监管部门认定的强迫劳动成分就会成为重要内容,也即应作为ESG报告的关键。同时,根据港交所的ESG报告指南,雇佣合规是重要的关键绩效指标,涉及劳动用工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果没有专业的劳动法律知识与技能,不仅无法准确识别并按要求客观、有效地完成报告义务,也无法做到提前发现风险并及时采取合规调整措施,影响企业的ESG总体表现。
(3)场景复杂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主导ESG标准的主力,除了包含大量国际公认的通行标准外,也加入了若干具有本国或本地区意识形态与政策主张的内容,这一特点高度体现在社会指标中,特别是人权相关事项。对于监管机构与跨国投资者而言,其需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场景下考察与分析相关ESG社会指标的代表性与解释力问题;对于跨国企业而言,更要求其将相关标准精准纳入对应国家与地区本地语境的同时,巧妙满足境外监管机构、投资人与消费者的不同要求。
综上所述,作为ESG三大支柱之一的S,其重要性并不低于E和G,任何企业需要承担同等的披露、报告以及背后的合规建设工作。但是,由于社会指标的前述难点,使得市场与企业暂未投入更多精力关注S。毫无疑问的是,随着ESG的持续发展与推进,社会指标不仅不容忽视,还将因其技术性之外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给相关方带来更大的挑战。对于企业及投资人而言,应当提高对于ESG社会指标的关注程度,除了满足评价与报告等要求外,还应注重对于社会指标问题的及时识别与合规调整,避免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
应该说,看似被“遗忘”的S,正在且必将赢回其与E和G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1.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22/06/21/new-rules-on-sustainability-disclosure-provisional-agreement-between-council-and-european-parliament/.
2.https://ec.europa.eu/info/publications/proposal-directive-corporate-sustainable-due-diligence-and-annex_en.
3.https://www.nasdaq.com/ESG-Guide.
4.https://en-rules.hkex.com.hk/rulebook/environmental-social-and-governance-reporting-guide-0.
5.“一名员工猝死,长城汽车称在推进工伤理赔流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7206260197140948&wfr=spider&for=pc.
6. 参见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网站,https://finance.sina.com.cn/esg/grade.shtml.
